可分散油悬浮剂(Oil Dispersion, OD)是一种重要的农药剂型,广泛应用于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。其通过将活性成分均匀分散于油相中,形成稳定的悬浮体系,具有高效、低毒、环保等优势。然而,由于生产工艺复杂、储存条件苛刻,其质量稳定性易受外界因素影响。因此,对可分散油悬浮剂/农药的检测至关重要,以确保其有效成分含量、物理稳定性、分散性能等关键指标符合标准,从而保障农药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。
可分散油悬浮剂/农药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:
1.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:检测活性成分的实际含量是否达到标称值;
2. 悬浮率与分散稳定性:评估制剂在稀释后的悬浮性能及储存过程中的物理稳定性;
3. 粒径分布:分析油滴或颗粒的粒径大小及均匀性,直接影响药效发挥;
4. 黏度与流动性:确保制剂在施用时能均匀喷洒;
5. 热储与冷储稳定性:模拟极端温度条件下的质量变化;
6. pH值及水分含量:判断制剂的化学稳定性。
检测过程中需依赖多种精密仪器:
- 高效液相色谱仪(HPLC):用于定量分析有效成分含量;
- 激光粒度分析仪:精确测定悬浮颗粒的粒径分布;
- 离心机:通过离心法评估悬浮率;
- 流变仪:检测制剂的黏度与流变特性;
- 恒温恒湿箱:模拟不同储存条件进行稳定性测试;
- pH计与水分测定仪:快速检测化学指标。
检测方法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:
1. 有效成分检测:参照《GB/T 19136-2003 农药悬浮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》,采用HPLC或GC-MS技术进行定量分析;
2. 悬浮率测试:依据《GB/T 14825-2006 农药悬浮率测定方法》,将样品稀释后静置测定沉淀体积;
3. 热储稳定性试验:按《GB/T 19137-2003 农药低温稳定性测定方法》,在54℃下储存14天后观察分层情况;
4. 粒径分析:使用激光衍射法(ISO 13320标准)或动态光散射法(DLS)测定;
5. 分散性评估:通过倾倒试验或分散时间测定法,确保制剂在水中快速分散。
可分散油悬浮剂的质量需符合以下核心标准:
- 有效成分含量偏差不超过标称值的±10%;
- 悬浮率需≥90%(稀释200倍后);
- 热储/冷储后无硬块沉淀,再分散性良好;
- 粒径D90值通常控制在1-5μm范围内;
- 黏度范围一般为200-1500 mPa·s(依具体配方调整)。